白银市脱贫攻坚工作新闻发布会实录
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公开 >> 新闻发布
白银市脱贫攻坚工作新闻发布会实录
日期:2019-03-26 09:17 来源:每日甘肃网 浏览次数: 视力保护色:

新闻发布会现场

  3月25日下午,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白银市脱贫攻坚工作新闻发布会。白银市委副书记、市长张旭晨,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李隆基,市政府副市长吴震,市扶贫办负责人共同介绍白银市脱贫攻坚工作的总体情况,并回答大家关心的问题。

甘肃省委宣传部新闻发布处处长 刘伯荣

  主持人:

  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下午好!欢迎出席省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今天是2019年“脱贫攻坚”主题系列发布会的第一场。我们很高兴邀请到了白银市委副书记、市长张旭晨,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李隆基,市政府副市长吴震,市扶贫办主任闫志雄共同介绍白银市脱贫攻坚工作的总体情况,并回答大家关心的问题。

  参加今天新闻发布会的有中央驻甘、香港驻甘、省市40多家媒体的记者朋友们,欢迎大家的到来。

  首先,请白银市委副书记、市长张旭晨介绍白银市脱贫攻坚工作总体情况。

白银市委副书记、市长 张旭晨

  张旭晨:

  新闻媒体界的各位朋友,各位来宾:

  大家好!欢迎大家出席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借此机会,我谨代表中共白银市委、白银市人民政府,向一直以来关注支持白银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新闻媒体界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下面,我就全市脱贫攻坚工作向大家作以简要介绍。

  白银市地处黄河上游、甘肃中部,是全国唯一以贵金属命名的城市,现辖会宁、靖远、景泰三县和白银、平川两区,总面积2.12万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73.42万人。5个县区均为“三西”农业建设县,会宁、靖远、景泰3县为六盘山集中连片特困县,2017年会宁、靖远县纳入省定深度贫困县,平川、白银两区为省定插花型扶持县区,会宁县大沟镇、汉家岔镇和靖远县永新乡为省定深度贫困乡镇,302个贫困村主要分布在极度干旱山区、煤炭关井压产区、风沙移民区和土地盐碱区。

  长期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市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开发战略思想,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八个着力”重要指示精神,严格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把脱贫攻坚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扎实推进脱贫攻坚各项工作。2014年以来,全市共计减少贫困人口28.79万人,贫困人口由2013年底的37.12万人下降到2018年底的8.33万人,贫困发生率由27.69%下降到6.52%,144个贫困村实现达标退出,省定插花县白银区退出贫困县序列。平川区、景泰县2018年达到脱贫摘帽标准,正在开展省级验收。具体工作中,我们主要做到了“四个坚持”。

  一、坚持高位推进,坚决压实攻坚责任。自觉扛起“百年目标、全党使命”的重大政治责任,打出脱贫“组合拳”。一是强化组织领导。市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实行市委书记、市长双组长制,仅2018年召开市委常委会议、市脱贫攻坚会议、市政府常务会议及调度会议30余次,高起点站位、高精度谋划、高强度推进脱贫攻坚重点工作落实,形成党政一把手亲自抓、班子成员分工具体抓、市县乡村四级书记一起抓的工作格局。二是强化包抓调度。建立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人每月调度、县区党政主要负责人每周调度、乡镇党政主要负责人每天调度工作机制,高频率调度脱贫攻坚工作;建立市级领导联县包乡抓村制度,市上四大班子主要领导和市委分管领导各牵头联系1个县区,每名市级领导各联系1个乡镇、包抓1个贫困村,市直帮扶力量全部调整到37个贫困发生率较高的贫困乡镇,形成全市党政工青妇、军民商学兵共同参与的大扶贫格局。三是强化政策保障。围绕贫困人口脱贫、贫困村退出和贫困县摘帽指标,立足实际、长短结合,科学编制《白银市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实施方案(2018-2020年)》《白银市支持“一县两区”脱贫攻坚规划(2018-2020年)》《白银市民营企业结对帮扶贫困村精准脱贫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等一系列文件,进一步细化专项扶贫措施,明确脱贫攻坚纵深推进的工作目标和方向。四是强化问题导向。把问题整改作为推进脱贫攻坚工作的重要抓手,针对中央和省上巡视巡察及各类考核检查、调研督查反馈问题,研究制定“1+N”问题整改工作方案,逐条逐项梳理,列出问题清单、措施清单、责任清单,各责任单位对标对表,扎实落实整改。2018年共梳理资金项目使用监管不严、行业扶贫政策落实不到位等问题87个,制定整改措施147条,完成整改86个,完成率98.85%。

  二、坚持精准方略,夯实脱贫攻坚基础。始终把脱贫质量放在首位,在精准识别扶贫对象、精准落实扶贫政策、精准实施到户帮扶上下足绣花功夫。一是健全完善基础信息。把建档立卡作为精准脱贫最基础工作,严格按照贫困对象识别标准和程序,不断完善建档立卡精准识别、动态调整和档案管理“三个基础环节”,强化扶贫、住建、市场监管等部门信息共享,建立专人负责、定期核查、同步清洗的数据管理制度,做到“应纳尽纳、应清尽清”,提升了精准精细管理水平。二是制定落实“一户一策”。紧盯脱贫11项指标,以“户”为单元,以“策”为纲领,对贫困户家庭信息、致贫原因、增收计划、退出时间等情况全面调查、梳理、核实,因地制宜、因户因人而异,确定具体帮扶举措,完成了3.48万贫困户“一户一策”计划,做到“一户一本帐,各家不一样”,为精准脱贫奠定了坚实基础。三是持续加大资金投入。2018年共落实各类专项扶贫资金8.93亿元,同比增长72.86%;累计整合涉农资金30.46亿元,落实精准扶贫专项贷款32.75亿元,集中用于贫困地区发展产业和改善基础设施。四是扎实推进帮扶协作。对全市302个贫困村第一书记、工作队长、队员进行全面评估,调整驻村干部180名,提高驻村帮扶工作质量。扎实开展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积极争取帮扶支援单位资金、人才、产业方面的支持,会宁、靖远、景泰三县先后与天津市和平区、西青区签订携手奔小康行动框架协议,争取落实帮扶资金2.2亿元。

  三、坚持抓主抓重,全力抓好产业扶贫。把发展产业作为稳定脱贫的治本之策,大力实施产业扶贫,带动贫困群众持续增收。一是突出产业特色。按照“独一份、特别特、好中优、错峰头”的发展思路,对接省上“牛羊菜果薯药”六大产业发展基础,立足全市资源禀赋和产业发展基础,增加小杂粮、黑毛驴和水产养殖产业,形成了符合白银实际的九大特色产业。在全市深入开展“破三弱、强造血”产业扶贫和“两园两率两节点”产业脱贫行动,投入产业扶持资金5.55亿元,建成脱贫产业园317个、特色产业园380个,覆盖702个行政村,带动贫困户8.69万户,人均实现收入2074元,提高了产业脱贫的精准度和实效性。二是壮大产业主体。坚持自建和外引相结合,2018年全市引进大型龙头企业10个,培育省级龙头企业20个、市级龙头企业30个,各类龙头企业达到428家,每个特色主导产业都有一批规模较大的龙头企业引领带动;新建贫困村合作社70个,总数达到2790家,实现贫困村全覆盖。同时,打造以“六朵金花”等乡村旅游为代表的扶贫新业态,进一步拓宽了贫困群众增收渠道。三是打造产业品牌。按照全产业链发展思路,加快“区域品牌+企业品牌+农产品商标品牌”联合创建,先后推介会宁胡麻油、靖远枸杞、景泰条山梨、平川黑驴等29个农产品获证“地理标志”农产品,其中农业农村部认证10个,居全省第三。在第二十一届中国农产品加工业投资贸易洽谈会上,全省有3个农产品获得金质产品奖,我市“菁茂甘草羊”牌分割肉和“熙瑞”牌特级菊粉摘获2项金奖;“菁茂甘草羊”在中国安徽名优农产品暨农业产业化交易会上获得全省唯一金奖。积极组建农产品产销联盟,借助农产品品牌优势和“农超对接”“农校对接”等平台,实施农产品出省工程,组织参加“农交会”“农博会”等节会,拓展农产品外销市场,带动贫困群众增收致富。2018年,全市蔬菜瓜果等优质品牌农产品累计外销193.46万吨,实现销售收入46.18亿元。

  四、坚持底线思维,着力补齐短板弱项。围绕贫困乡村基本公共服务主要领域指标接近全国平均水平的总体要求,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和人居环境改善,不断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我们一手抓兴水改土移民。积极争取项目资金,以水治旱,兴川济山,从根本上让贫困群众挪穷窝、拔穷根、摘穷帽。“三西”建设以来,我市按照“三水”(雨水、地表水、地下水)齐抓、“三田”(水浇地、梯田、砂田)共建思路,先后新建、改扩建景电、兴电、靖会、刘川、双永等18项大中型水利工程和900多项小型水利工程,新增有效灌溉面积100多万亩,兴修梯田、铺压砂田175万亩,迁移安置干旱山区群众20.43万,改善100多万群众的发展条件。特别是经过积极衔接争取,全市群众期盼已久的甘肃中部生态移民扶贫开发供水工程今年已取得突破性进展。一手抓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新修农村道路9693公里,所有贫困村实现通硬化路;升级改造农村电网4334公里,动力电实现自然村全覆盖;2016年和2017年易地扶贫搬迁建档立卡户搬迁入住率100%,2018年开工的30个易地搬迁安置点全部开工;基本消除了农村危房,有效解决49万农村困难群众的安居问题;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和巩固提升工程38处,受益人口82万人;改扩建薄弱学校校舍59.76万平方米,新建行政村幼儿园439所;新建“乡村舞台”701个、标准化村卫生室222个,实现行政村全覆盖;贫困人口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966个,“一人一策”健康措施落实率达到95%以上;实施省市县级美丽乡村示范村182个,建设环境整洁村670个,农村人居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总体上看,通过全市上下的不懈努力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我市稳定脱贫的“四梁八柱”基本建立,贫困群众持续增收的主导产业基本形成,贫困乡村基础设施功能逐步完善,教育扶贫、医疗扶贫、就业扶贫等稳步推进,脱贫攻坚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为全市如期脱贫奠定了坚实基础。但与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要求相比,与人民群众的期盼相比,仍有不小的困难和差距。目前,全市还有贫困村158个,贫困人口8.33万人,贫困人口的94%、贫困发生率20%以上的55个深度贫困村全部集中在会宁、靖远两个深度贫困县,都是贫中之贫、困中之困,是最难啃的“硬骨头”,脱贫攻坚任务依然艰巨繁重。下一步,我们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甘肃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坚定信心不动摇、咬定目标不放松、整治问题不手软、落实责任不松劲、转变作风不懈怠”的重要指示,紧盯脱贫目标,下足绣花功夫,以强烈的责任担当和必胜的信心勇气,向脱贫攻坚发起总攻,奋力夺取脱贫攻坚的决定性胜利。具体工作中,我们将做到“五个聚焦”。

  一是聚焦深度贫困强保障。按照中央“三个新增”的要求,把产业扶贫、易地扶贫搬迁、生态扶贫、金融扶贫、社会帮扶、干部人才等政策措施向会宁和靖远两个深度贫困县全面倾斜。资金整合方面,争取中央、省级对两个深度贫困县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和涉农整合资金转移支付支持力度,用足用好省上1000亿元特色产业发展工程贷款、500亿元农产品收购贷款、100亿元“兴陇合作贷”以及500亿元特色产业发展基金;市级列支专项扶贫资金新增636万元,全部倾斜支持会宁、靖远两个深度贫困县;严格执行贫困县统筹整合涉农资金政策,对纳入统筹整合范围的中央和省、市级涉农资金集中向贫困县倾斜。融资撬动方面,加快建立完善政府、银行和担保公司风险分担机制,发挥财政资金的牵引作用,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深度贫困县乡投入力度,鼓励各类社会资本参与深度贫困攻坚。组织保障方面,进一步压紧压实市级领导攻坚责任,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分别包抓会宁县和靖远县,31名市级领导干部全部压到两个深度贫困县;及时将新组建市直部门力量向深度贫困地区倾斜,把市县最强帮扶力量调整到深度贫困乡村,集中优势兵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二是聚焦底线目标保成色。紧盯“两不愁三保障”,把工作做得更细、更实,既不脱离实际、拔高标准、吊高胃口,也不虚假脱贫、降低标准、影响成色,确保年内减贫6.68万人,贫困发生率下降至1.29%,144个贫困村脱贫退出,会宁县、靖远县脱贫摘帽。义务教育保障方面,着力抓好控辍保学,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9.68%,加快偏远地区乡镇寄宿制学校和乡村小规模学校建设。基本医疗保障方面,加强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标准化和人才队伍建设,贫困村卫生室实现全覆盖,解决好举债看病、因病返贫等问题,得大病重病也能确保全家吃穿有保障。易地扶贫搬迁方面,加快进度节奏,全面完成“十三五”规划5.19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搬迁入住任务,落实好搬迁后续产业和就业帮扶措施。安全住房保障方面,今年8月底前完成农村“四类重点对象”1541户存量危房改造任务,对新增危房及时纳入改造计划。饮水安全方面,加快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农村集中供水率和自来水普及率年内分别达到85%和82%,完成4247户水窖水净化处理。同时,对已脱贫人口,继续加大产业扶贫、就业扶贫、教育扶贫、健康扶贫、保障性扶贫等方面的政策支持力度,做到脱贫不脱责任、不脱政策、不脱帮扶、不脱监管。

  三是聚焦稳定增收抓产业。坚持把培育产业作为贫困群众脱贫增收的根本出路,总结我市会宁县“扶贫抓产业、产业抓覆盖、覆盖抓达标、达标抓效益”经验做法,巩固扩大“两园两率两节点”产业脱贫行动成果,确保牛、羊、蔬、果、薯、药、小杂粮、黑毛驴、水产养殖等九大特色产业精准对接到户,形成一批区域性、标准化、规模化产业基地。探索推广最适合地方、最能带动农户利益、最能促进产业发展的产业扶贫模式,加快引进和培育龙头企业,不断提升专业合作社发展能力,全力推进中天羊业等一批产业项目实施,争取两年内全市培育省级龙头企业40家以上。打造更多“银字号”农产品品牌,加强“龙头带基地、企业连农户、产供销一体化”渠道建设,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鼓励扶持建档立卡贫困户因地制宜发展小庭院、小家禽、小手工、小买卖、小作坊等“五小”产业,作为产业扶贫的有益补充和短平快增收的有效措施。

  四是聚焦脱贫质量促整改。始终树牢问题导向,对照习近平总书记参加甘肃代表团审议时严肃指出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和“虚假式”脱贫、“算账式”脱贫、“指标式”脱贫、“游走式”脱贫等问题,结合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深入开展集中排查整治,立行立改,举一反三,建章立制,切实提高脱贫质量,做到扶贫工作务实、脱贫过程扎实、脱贫结果真实。对中央巡视反馈梳理出的25个具体问题,进一步明确责任分工和时限要求,加快整改进度,确保3月底取得阶段性成效。着力抓好岷漳地震灾后重建靖远县异地安置遗留问题整改,6月底前全面完成供排水系统改造、达标房建设、产业发展等任务。

  五是聚焦扶志扶智增动力。坚持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借力农民“讲习所”等宣传平台,推广“三说三抓”“两会见面会”等有效做法,选树一批立足自身实现脱贫和带动他人共同脱贫的奋进典型,切实发挥好他们的模范带头作用;借鉴先进地区设立红黑榜,曝光攀比跟风、环境脏乱差、争当贫困户等不良行为,引导贫困群众进一步树立勤劳致富、脱贫光荣的价值取向和政策导向。探索推广自建、自管、自营等以工代赈方式,让贫困群众自己选择、实施、管理、验收项目,培育贫困群众主体意识,提升自身造血功能,确保不出现“政策养懒汉”的现象。

  各位新闻媒体界的朋友们,白银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要全市上下的不懈奋斗,也离不开大家的关心与支持。我们真诚邀请大家多来白银采访报道,多宣传白银、推介白银,为白银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实现高质量发展加油鼓劲,帮助我们把白银的各项工作做得更好。谢谢大家!

  主持人:

  感谢张旭晨的介绍。下面,进行记者提问,提问前请通报所在媒体名称。

新华社记者现场提问

  记者:前面张市长在发布词里提到2019年是白银市脱贫攻坚的决战决胜之年,会宁、靖远2个深度贫困县要脱贫摘帽,任务重、难度大,请问白银市有什么特殊的举措确保实现2个深度贫困县脱贫摘帽?

  张旭晨:攻克深度贫困堡垒,是打赢脱贫攻坚战必须完成的硬任务。我市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及省委省政府部署安排,对照贫困人口、贫困村和贫困县脱贫退出的各项指标,结合当前会宁、靖远两个深度贫困县脱贫攻坚存在的新问题、新需求,提出了“4+11+4”补短板、强弱项工作思路。即4个保打赢:加强三年方案实施,在整体提升上保打赢;压实“三条线”责任,在组织领导上保打赢;加大倾斜支持力度,在资金投入上保打赢;落实各类扶持措施,在督查落实上保打赢。11项扶持措施:加快推进产业扶贫、突出抓好就业扶贫、全面完成危房改造、巩固提升饮水安全、不断加强教育扶贫、持续促进健康扶贫、加快推进易地搬迁、加快推进农村道路建设、持续开展人居环境专项整治、加快推进岷漳移民村脱贫、强化兜底保障。4个保障:强化党建统领、强化干部作为、强化资金监管、强化考核考评,全力以赴做好深度贫困县乡脱贫攻坚工作,确保与全市全省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会宁县以产业达标增效为核心,以提升帮扶成效为保障,咬定总攻目标,采取超常举措,推进产业达标增效、集体经济收入达标、农村安全饮水、农村住房安全、易地扶贫搬迁、农村道路交通、义务教育保障、就业培训扶贫、健康医疗保障、社会兜底保障、“三率一度”、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整顿提升、东西部协作和中央定点帮扶、督查考核反馈问题整改、扶贫领域突出问题全部清零的十五项清零行动,精准施策问效,强力推进落实,以彻底解决和消除影响全县脱贫摘帽的突出问题,全力冲刺整县脱贫摘帽决胜战。靖远县加快补齐脱贫攻坚工作短板,成立富坪新坪移民村脱贫攻坚、易地扶贫搬迁攻坚、产业扶贫攻坚、农村安全饮水攻坚、危房改造攻坚等五个脱贫攻坚重点工作小组,明确思路措施,压紧压实责任,以更高标准、更严要求、更实作风推动脱贫攻坚重点工作任务落实,确保顺利实现整县脱贫摘帽。

  回答完毕,谢谢。

光明日报记者现场提问

  记者:请问白银市在党建引领方面是如何把脱贫攻坚同党组织建设有机结合起来,使党组织切实担负起抓党建促脱贫的政治责任,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的?  

白银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 李隆基

  李隆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越是进行脱贫攻坚战,越是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要把夯实农村基层党组织同脱贫攻坚有机结合起来”。我市围绕小康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小康,找准抓党建促脱贫攻坚的发力点,聚焦党建成果惠及群众这个根本,深入实施党建引领奔小康“六大行动”。

  一是持续深化政治引领行动。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狠抓理论武装,强化新时代新思想的学习贯彻,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2018年举办市县级培训班63期,培训党员干部6400多人,编印新时代新思想《100题》和脱贫攻坚知识《50题》口袋书3.5万册。扎实推进“两学一做”常态化制度化,积极开展党性教育、知识竞赛等活动,引导广大党员干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高度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打赢脱贫攻坚战。

  二是持续深化堡垒引领行动。扎实推进党支部标准化建设,制定“对标提质、梯次推进”计划,结合“破三弱、强造血”专项行动,开展了先进支部“对标创优”、一般支部“对标提升”、后进支部“对标整顿”行动。强化基本经费保障,村级办公经费提高到4.5万元/年,村、组干部报酬提高到2.4万元、0.72万元/年。制定《白银市抓党建促脱贫攻坚三年行动计划》,整合各级补交党费、财政奖补等资金1.4亿元,实施党群创业互助活动,有力助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

  三是持续深化人才引领行动。组织实施“头雁工程”,先后将56名致富能人推选为村党组织书记,并从青年农民、致富能人、知识分子中发展党员1102名。着力配强攻坚队,全市贫困村党组织第一书记全部兼任驻村帮扶工作队队长,有效提高驻村帮扶工作质量。实施大学生村官助推精准扶贫行动,争取省级扶持资金160万元,实施精准扶贫创业项目17个。实施万名人才扶贫行动计划,为贫困村培训电商、种植、养殖、劳务技能、乡土文化等10类人才5800余名,为非贫困村培养各类实用技术人才4.5万名,辐射带动农户9600余户。

  四是持续深化服务引领行动。严格落实“五个走遍”工作机制(2017年—2019年,市委书记走遍全市乡镇街道;县区委书记走遍全县村社区;乡镇街道党委书记走遍自然村及精准扶贫户;乡镇干部走遍分片包村的农户;市县区组工干部走遍精准扶贫村),各级党员干部走村入户服务群众的氛围基本形成。大力推行农村“三议五会”工作法,有力保障村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结合开展“转变作风改善发展环境建设年”活动,在农村建立党群服务中心,严格落实乡村干部到村坐班值班制度,全面推广全程代理、“一站式”办理等做法,有效解决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村级党组织发动1.4万名农村党员认领村庄保洁、卫厕改造等责任岗位,发挥引领带动作用。积极开展“党群心贴心”活动,组织80%以上有帮带能力的党员与贫困户结成帮扶对子,提供信息、就业、农产品销售等服务。

  五是持续深化组织引领行动。围绕实施“两园两率两节点”产业扶贫行动,我们在村民小组、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园区和龙头企业等建立党组织139个,农业产业型党组织覆盖率达到产业组织总数的50%。加强村级党组织对其他各类组织的领导,健全完善“一核多元”组织架构,推动村级党组织书记、班子成员兼任或党员担任村党群创业互助会和村集体经济合作组织负责人,70%的村实现应兼(任)尽兼(任)。

  六是持续深化信息引领行动。充分运用新理念新技术,积极构建“互联网+脱贫攻坚”新模式,全面运行白银智慧党建云平台,安装APP的党员人数达到6.9万名,占总数的86.99%。我们通过智慧党建云平台安排部署工作,开展“听脱贫、看脱贫、说脱贫、抓脱贫”等活动,举办“云课堂”11次,累计点击量178万次,实现了线下线上双向发力、联动推进。管好用好“白银组工”“铜城先锋”微信群和各类媒体交流群,建立覆盖市县乡村四级的信息员队伍,及时发布基层党建、脱贫政策、扶贫资讯、特色产业等各类信息1.2万多条,以优质服务激发了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积极性,坚定了跟党走的信心和决心。

  回答完毕,谢谢。

甘肃省广电总台记者现场提问

  记者:产业扶贫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关键之举和实现长期稳定脱贫的根本途径。请介绍一下白银市在抓产业促增收上都有什么好的思路和做法?

白银市政府副市长 吴震

  吴震:正如你所说,产业扶贫是脱贫攻坚“第一要务”。近年来,我们始终把产业扶贫摆在压倒性位置,围绕牛、羊、果、薯、药、蔬、黑毛驴、小杂粮、水产养殖等特色产业,全面推进责任落实、政策落实、工作落实,取得了显着成效。下一步,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和中央、省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发展现代丝路寒旱农业,着力打造“六大高地”,全力推动产业振兴。

  一是着力打造现代丝路寒旱农业新型产业布局高地。重点建设以沿黄大农业为轴心、以三县两区区域特色农业为翅翼的“一轴五翼”现代丝路寒旱农业示范市。会宁县打造以南牛北羊+高原夏菜+旱作农业为支撑的产业链,靖远县打造以设施蔬菜+枸杞硒瓜+循环农业为支撑的产业链,景泰县打造以鱼米粮仓+现代园区+戈壁农业为支撑的产业链,白银区打造以东棚西加+物流仓储+休闲农业为支撑的产业链,平川区打造以茄果芋药+陶瓷小镇+黑驴养殖为支撑的产业链。

  二是着力打造现代丝路寒旱农业新型园区建设高地。重点做强以国家园区为引擎、以省级园区为重点、以市级园区为带动、以县区园区为基地的300亿级“一引三带”农业产业园。创建两个战略性产业园,依托四川华西希望德康集团300万头生猪养殖及肉食品加工项目,建设辐射带动和市场竞争力强的跨“两县两区”整流域战略性农业产业园;依托雄特牧业100万头安格斯肉牛繁育养殖及屠宰加工项目,建设辐射带动和市场竞争力强的跨“三县两区”整流域战略性农业产业园。创建两个国家级农业产业园,依托永泰川灌溉引水工程,引进新疆润丰集团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创建景泰县46万亩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依托甘肃中部生态移民扶贫开发工程,引进山东华达农业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创建靖远县30万亩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10个省市级农业产业园,依托新引进的大型龙头企业,每个县区至少创建1个省级、1个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50个县区级农业产业园,依托培育壮大本地企业,每个县区建成10个县级现代农业产业园。

  三是着力打造现代丝路寒旱农业新型经营主体高地。重点培育以引进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为标杆、以培育壮大本地龙头企业为骨干、以农民专业合作社为基础的300亿级“金字塔形”农业产业集团。依托创建靖远县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培育1个建设带动规模在100亿元的农业龙头企业集团;依托创建景泰县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四川华西希望德康集团300万头生猪养殖暨肉食品加工战略性农业产业园,培育2个建设带动规模在50亿元以上的农业龙头企业集团;依托创建会宁县河畔肉羊养殖产业园等市县级产业园,培育10个建设带动规模在5亿元左右的市级龙头企业;依托创建带动能力较强的县区特色产业园和脱贫产业园,培育30个建设带动规模在1亿元左右的县区级农业龙头企业;依托农民专业合作社“能力提升工程”,培育100个建设带动规模在0.2亿元的农民专业合作社。

  四是着力打造现代丝路寒旱农业新型农田建设高地。发展以高效节水农业为核心、以甘味品牌为重点、以旱作农业为特色的“三个粮区”建设。建设两个核心区,靖远、平川依托甘肃中部生态移民扶贫开发供水工程,建设60万亩高标准农田,景泰依托永泰川灌溉引水工程建设40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一个示范区,完成265万亩旱作农业示范区建设,会宁县发展高产优质紫花苜蓿160万亩,完成粮改饲100万亩。建设一个功能区,划定粮食生产功能区181万亩,景泰县建成17.5万亩戈壁设施农业。

  五是着力打造现代丝路寒旱农业新型产业强县高地。重点创建以集中优势产业为基础、以产业化水平提升为目标的“六个大县”建设。建设3个养殖产业大县,会宁县依托中天羊业创建360万只肉羊产业大县,靖远县依托阿西娅公司创建200万只滩羊产业大县,景泰县依托菁茂公司创建100万只肉羊产业大县。建设1个中药材大县,靖远县依托鼎鑫农业等龙头企业建设26万亩枸杞、9万亩黄芪等道地中药材生产基地,创建35万亩中药材产业大县。建设1个马铃薯产业示范大县,创建会宁县百万亩马铃薯产业示范大县。建设3个畜禽良种繁育大县,会宁县依托雄特牧业创建肉牛良种繁育基地大县,靖远县依托阿西娅创建滩羊良种繁育基地大县,景泰县依托菁茂公司创建甘草羊良种繁育基地大县。建设3个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巩固提升靖远县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的基础上,平川区创建国家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景泰县、白银区创建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建设4个农产品深加工强县,创建会宁县、靖远县、景泰县、白银区特色农产品加工强县,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59%。

  六是着力打造现代丝路寒旱农业新型产品产销高地。重点拓展省内省外联动、线上和线下融合、产地和销地匹配的农产品销售新通道。建立以邦农为枢纽的产地集配中心,辐射5个县区的35个乡镇367个村。建立以京津冀、港澳粤、长三角、珠三角、陕甘宁为骨干的五大通道,外销农产品200万吨以上。建立以华为集团为核心的数字农业,辐射所有农业产业园区,新建深度贫困村电商服务点18个,全市农产品网上销售额累计突破30亿元。建立以福门综合农贸市场为集群的农产品批发市场,每个县区新建2个牛羊、果类等农产品产地批发市场、2个农贸市场、2个农产品冷链物流中心。

  回答完毕,谢谢。

甘肃农民报记者现场提问

  记者:2018年全省正式拉开了完善落实“一户一策”精准脱贫计划工作帷幕,一年过去了,省上要求对“一户一策”精准脱贫计划进行动态管理,白银市2019年在完善“一户一策”方面是怎么做的?

  市扶贫办负责人:完善和落实“一户一策”,是打好打赢脱贫攻坚战最重要的基础工作,也是推进工作方式实现由“大水漫灌”向“精准滴灌”转变的重要载体。下一步,我们将省上按照“一户一策”脱贫计划动态管理要求,聚焦贫困村、贫困户,补短板、强弱项,提高脱贫攻坚质量,确保如期完成脱贫攻坚任务。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下功夫。

  一是做到基本情况“三准确”。准确掌握家庭成员基本信息。全面核准家庭人口数量、人口构成、健康状况、子女教育、外出务工以及家庭成员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等情况。准确掌握家庭生产生活状况。全面核准家庭耕地、林地、退耕还林面积,加入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和龙头企业,以及是否有创业致富带头人等情况;核查入户道路类型、住房等级、住房面积、生产生活用电和安全饮水等基本条件。准确掌握贫困家庭致贫原因。依据家庭成员构成,综合分析家庭现状,核实找准产生贫困原因。对于家庭成员患大病或长期慢性病,医疗费用支出大,致贫原因界定为因病;家庭主要劳力重度残疾,不能自食其力,致贫原因界定为因残;有两个及以上在校大学生,费用开支较大,致贫原因界定为因学;家庭成员中因年龄、疾病等问题不能从事体力劳动,致贫原因界定为缺劳力;有强烈发展意愿,想扩大种养业,但因缺少启动资金,致贫原因界定为缺资金;家庭主要劳动力文化素质低、思想懒惰、安于现状,致贫原因界定为自身发展动力不足,等等。

  二是做到帮扶措施“三到位”。因户因人施策到位。结合致贫原因,精准制定帮扶计划,紧盯“一核心”,理清产业发展思路,规划产业发展方向;围绕“两不愁、三保障”,按照“缺什么、补什么,什么弱、强什么”的原则,制定相应的帮扶计划。特殊群体保障到位。针对贫困老人、重度病人、贫困残疾人和留守老人、留守妇女、留守儿童等特殊困难群体,制定保障措施和应急帮扶措施,落实民政救助、“送医上门”“送人就医”等政策措施。对因突发性事件致贫返贫的贫困家庭,通过临时救助、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和疾病应急救助等给予先行救助。扶贫政策宣传到位。依托新时代“讲习所”和脱贫攻坚“面对面”互助组,开展多层次、多方位的扶贫政策宣传,通过强信心、强素质、强本领,培育移风易俗新风尚,激发改变贫困面貌的干劲和决心。同时,驻村帮扶工作队和帮扶责任人对照《扶贫政策到户到人明白册》,逐户逐项宣传解读,面对面解答群众疑问,提高政策知晓率和群众认可度。

  三是做到动态调整“三标注”。计划变更标注。“一户一策”年度计划一经制定,原则上不作变更调整;因家庭成员婚入、婚出,人口自然增减引起家庭人口变化的要变更标注;因家庭发生突发变故,原定帮扶计划无法继续实施的要变更标注;因产业发展意愿变化,导致帮扶计划进行调整的要变更标注。工作进度标注。紧盯帮扶措施落实,实行跟踪管理,全面掌握工作进度,对于短期内落实到位的帮扶措施进行标注;对于短期内还没有落实到位的帮扶措施,按照阶段性任务完成时间节点,随时进行标注。动态成效标注。紧盯脱贫目标,紧扣增收“核心”,对阶段性产业发展目标和增收情况,随时标注动态进展;围绕“三保障”落实情况,对于已完成的保障措施进行标注,使脱贫措施和帮扶实效有机衔接统一起来。

  回答完毕,谢谢。

  主持人:

  谢谢回答。在迈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征程中,脱贫攻坚是党委政府主抓的重点工作,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话题。3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甘肃代表团审议时指出,现在距离2020年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只有两年时间,正是最吃劲的时候,必须坚持不懈做好工作,不获全胜、决不收兵。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分享到:

相关信息
·兰州集中解决房屋产权登记发证历史遗留问题 2019-03-26
·嘉峪关市公布今年首期诚信“红黑榜” 2019-03-26
·张掖市打击食品药品违法犯罪成果丰硕 2019-03-26
·兰州推广文明低碳祭扫方式 2019-03-26
·金昌以“道德银行”为载体推进志愿服务常态化 2019-0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