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印发《2017年甘肃省治理货车非法改装和超限超载工作要点》的通知 - 甘肃省交通运输厅政府网站
?
 当前位置:
关于印发《2017年甘肃省治理货车非法改装和超限超载工作要点》的通知
发布日期:2017-06-05 字号:【 浏览次数: 次 信息来源:厅政策法规处

省公路局、运管局、路政执法局、高管局,各市、州交通局(),发展和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委、公安局交警支队、工商行政管理局、质量技术监督局:

2017年甘肃省治理货车非法改装和超限超载工作要点》已经2017314日全省货车非法改装和超限超载治理工作部门联席会议研究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附件:《2017年甘肃省治理货车非法改装和超限超载工作要点》



                                                                                    甘肃省交通运输厅政府网站           甘肃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甘肃省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    甘肃省工商行政管理局   


                                                                                 甘肃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甘肃省公安厅交警总队       


                           2017年414



2017年甘肃省治理货车非法改装和超限超载工作要点


2017年,全省治理货车非法改装和超限超载工作的总体要求是: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全国治超工作领导小组及国家五部委有关工作部署,坚持“依法严管、标本兼治、立足源头、长效治理”原则,增强路面执法与源头监管的协调配合,重点开展“三个专项行动”,依法严厉惩处危害公共基础设施、扰乱道路运输秩序和侵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货车非法改装和违法超限超载运输行为,为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一、整治货车非法改装

1、严格执行国家统一标准。深入开展《汽车、挂车及汽车列车的外廓尺寸、轴荷及质量限值》(GB1589)和《车辆运输车通用技术条件》的宣贯实施工作,指导各相关企业按标准进行生产、销售、使用和管理。(省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省公安厅、省交通运输厅、省工商行政管理局、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2、加强货车产品生产一致性监管。做好货车产品生产一致性的监督检查工作,加大对机动车生产企业、销售企业和销售市场的监督抽查力度和频次,对实际生产产品与国家强制性认证车型、《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车型不一致、不符合相关要求的,责令企业立即整改并予以处罚,维护市场正常秩序,促进市场公平竞争。(省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省工商行政管理局、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按照职责分工负责)

3、加强报废车回收拆解市场监管。做好报废车回收拆解市场的整顿和规范工作,重点监管报废车辆拆解、废旧车辆回收、汽车维修、汽车零件配件经销等行业,依法查处出售报废汽车整车、“五大总成”、拼装车的行为和违法出售报废汽车零配件行为,净化市场环境。(省工商行政管理局牵头,省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省交通运输厅按照职责分工负责)

4、加强营运车辆准入管理和综合性能检测。严格执行《道路运输车辆技术管理规定》和《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加强营运车辆技术检验管理,不符合相关标准规定的车辆,不允许进入道路运输市场。加强在用货车营运资质清理,规范普通货物、大件货物和危险货物营运资质分类许可。禁止大件运输专用车辆从事普通货物运输。(省交通运输厅、省公安厅按照职责分工负责)

二、治理货运源头

5、推进货运源头排查工作。做好辖区道路货物运输经营企业、货物运输站场、货物集散站(场)和厂(矿)装载点登记、统计、核查工作,分类建立管理台账,做到“四清”(即源头企业底数清、企业分布情况清、企业生产经营情况清、进出场货物运输情况清)。(省交通运输厅牵头,省工商行政管理局、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省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按照职责分工负责)

6、落实货运源头治超责任。督促企业履行治超主体责任的职责和义务,做好企业登记、装载、称重、开票等治超环节监管,加强货运源头企业称重计量设备的安装与检定,严格做到规范装载、合法营运,从源头杜绝超限超载车辆上路行驶。(省交通运输厅牵头,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省工商行政管理局、省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按照职责分工负责)

7、加强货运源头治超监管。依法履行源头治超监管职责,加强厂矿企业、物流园区等货物集散地排查,重点货运源头单位需报地方政府批准后向社会公布;深入推进农村公路源头治超工作,加强与水利、国土、城管等部门的协作,强化非法河道采砂、砂石矿厂超限超载运输的监管措施,杜绝超限超载车辆上路行驶;严格执行货运源头单位巡查和派驻监管,监管率要达到100%。(省交通运输厅牵头,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省公安厅、省工商行政管理局、省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按照职责分工负责)

三、强化路面执法

8、完善监控网络。围绕公路路网发展变化,逐步优化公路监控网络布局,加强非现场监管。2017年,高速公路劝返运行率达到80%以上,国省干线公路(未设置超限检测站)关键节点实现技术监测设备全覆盖,农村公路限宽、限高保护设施100%达标。(省交通运输厅、省公安厅按照职责分工负责)

9、加强联合执法。依托省内建成运行的超限检测站点,以三轴以上货车、“双排车”为重点,开展路面联合执法,超限检测站交警驻站率100%,超限控制率4.5%以下。加强国省干线公路路警联动治超,采取“固定检测+流动稽查”模式,做到“四到位”(即卸货到位、处罚到位、赔补偿收费到位、违法记分到位)。农村公路关键性节点设置联合检查站,开展针对性查纠。(省交通运输厅、省公安厅按照职责分工负责)

10、落实“一超四罚”制度。在建立健全车辆注册登记、市场准入和路面执法等相关信息共享机制的基础上,转变治超理念和治超模式,一经发现超限超载车辆,公安与路政部门进行相应处罚后,抄告道路运输机构对货运车辆、车辆驾驶人、运输企业、货运场所经营者予以处罚,“全链式”打击超限超载行为。(省交通运输厅、省公安厅依法实施)

四、完善运输市场发展机制

11、倡导货运企业集约化经营。倡导推广甩挂运输、无车承运人、物流企业联盟等运输组织方式,促进货运企业规模化经营、网络化发展,提升产业发展水平。引导运输价格合理形成、运力合理配置和利用,维护道路运输市场正常竞争秩序。(省交通运输厅牵头,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省工商行政管理局、省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按照职责分工负责)

12、推进道路运输行业诚信体系建设。加快完善运输企业、从业人员、营运车辆的信息数据库,推进道路运输企业信用体系建设。按照《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关于界定严重违法失信超限超载运输行为和相关责任主体有关事项的通知》要求,对超限超载行为建立信用记录,依法依规运用信用约束手段治理公路违法超限超载行为,对严重违法超限超载输企业、当事人实施联合惩戒。(省交通运输厅牵头,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省工商行政管理局、省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省公安厅按照职责分工负责)

五、加强区域协作

13、推进省际区域联动协作。进一步完善青新宁陕川甘区域联动治超工作机制,总结交流经验,分析存在问题,研究区域治理主要措施和内容,统一开展跨省区联合治超行动,联合打击省际交界处绕行、冲卡的违法行为。(省交通运输厅、省公安厅牵头,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省工商行政管理局、省工业和信息化委员按照职责分工负责)

14、完善省级协查合作机制。落实《青新宁陕川甘区六省(区)治超信息抄告办法》,加大跨省货运车辆违法超限超载运输行为查处力度,充分利用12328路网管理信息平台,及时通报区域联动治超工作,对各省区相互抄告信息的落实情况进行督导检查。(省交通运输厅、省公安厅牵头,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省工商行政管理局、省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按照职责分工负责)

六、加强制度建设

15、研究建立全省治超工作长效机制。按照依法治理、治建结合、联合联动、统筹协调的原则,出台推进治超工作指导意见,明确今后一个时期工作目标、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省交通运输厅、省公安厅牵头,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省工商行政管理局、省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按照职责分工负责)

16、健全相关配套制度。研究出台《甘肃省治理货运车辆超限超载工作责任制度》、《甘肃省治理货运车辆超限超载工作考核办法》。完善责任倒查与追究制度,落实车辆生产、改装、注册登记、市场准入、检验检测、货物装载、路面执法等全链条中各个环节的监管责任。(省交通运输厅、省公安厅牵头,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省工商行政管理局、省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按照职责分工负责)

17规范公路路产赔补偿标准。结合治超工作的新要求,对公路路产赔补偿费及通行费的标准及时进行调整,确保受损公路修复工作顺利进行,保障公路完好、安全、畅通。(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省交通运输厅牵头,省公安厅、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省工商行政管理局、省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按照职责分工负责)

七、加强督导检查和宣传

18、强化督导检查各联席会议成员单位要建立健全本系统督导检查机制,对各地治超工作落实情况开展现场督导检查,采取有力措施,确保工作任务落实到位。(省交通运输厅、省公安厅、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省工商行政管理局、省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按照职责分工负责)

19、做好舆论引导。加强对治超政策、标准的解读,加大宣传力度,强化舆情监控分析,对热点、焦点问题及时予以回应,策划有深度、成系列的报道,积极宣传治超工作成就和先进事迹,曝光反面典型,争取社会各界的理解和支持,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省交通运输厅、省公安厅、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省工商行政管理局、省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按照职责分工负责)


相关新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