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知行合一 锤炼优良作风 - 甘肃省交通运输厅政府网站
?
 当前位置:
坚持知行合一 锤炼优良作风
发布日期:2018-07-27 字号:【 浏览次数: 次 信息来源:甘肃日报

作风是党的形象和生命,作风建设攸关事业成败。要使作风建设取得实效,关键要做到知行合一,坚持在“知”和“行”上同时同向发力,提振党员干部的精气神,激发干事创业的进取心,真正让市场主体感受到营商环境的明显变化,切实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在“知”上下功夫,不断深化对作风建设内在规律的认识。作风建设有没有落在实处,既要看行为上有没有改变,更要看思想认识上有没有转变。只有紧紧抓住理想信念这个总开关,才能打牢作风建设的基础。党员干部要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在党中央和全党核心地位。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深刻领会其丰富内涵和核心要义,准确把握贯穿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始终坚守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

只有始终坚持人民立场,才能不断涵养党员干部的优良作风。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着标志。我们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坚持人民立场,就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时时为人民着想,处处为人民谋利,全心全意为人民群众排忧解难。党员干部把人民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始终与人民心心相印、同甘共苦、团结奋斗,才能杜绝“四风”,涵养优良作风。

只有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才能保证作风建设的成效。在作风建设年活动中,要充分尊重作风建设的重要客体,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参与度,由他们来“评头品足”。广泛听取社会公众的意见,建立民主评议制度,全面深入了解群众需求,听取群众对作风建设意见,使作风建设更符合民意,更符合群众的长远利益。要探讨建立由人民群众参加的社会测评指标体系,真正把群众意见作为评判和衡量作风建设成效的重要标尺。作风整顿必须突出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尤其解决好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

在“行”上下功夫,在实践层面系统解决作风建设方面的突出问题。通过严格的党内政治生活净化作风。实践证明,政治性、原则性、战斗性强的党内生活是清除作风之垢的一剂“良药”。要把严格党内政治生活作为作风建设的重要载体,使党员干部在组织约束中锤炼作风、百炼成钢。健全民主集中制,明确议事、决策和用权规则,使领导干部自觉按照民主集中制要求履职尽责。健全批评与自我批评制度,形成一套开展积极健康思想斗争的长效机制。健全严格的组织生活制度,研究改进“三会一课”、双重组织生活和民主评议等制度的内容和形式,切实提高组织生活质效。

通过强化执纪问责构建作风建设新常态。教育党员干部从小事小节做起,经常约束自我、自觉规范行为,常掸心灵灰尘、常清思想垃圾、常掏灵魂旮旯,不折不扣落实党的“六大纪律”,做遵纪守规的模范和表率。运用好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坚持把纪律挺在前面,对发现有倾向性、苗头性、潜在性问题的干部,及时进行谈话提醒、约谈函询、批评教育和组织处理。严肃问责追责,有责必问、问责必严,刨根问底、彻查严办,真正起到问责一人、教育一片、警醒一方的震慑作用,促使党员干部从心底里把党规党纪当成高压线、警戒线。

通过建立长效机制防止作风问题反弹。作风问题具有顽固性,抓一抓就会有好转,松一松就会有反弹;作风问题具有反复性,旧的作风问题解决了,新的作风问题又会出现,或者老问题以新的形式出现,如果抓抓停停,或者寄希望于一次集中整顿就能解决,抓一阵松一阵,不仅解决不了作风问题,还可能适得其反,失去群众信任。所以,作风整顿既要抓住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又要注重构建长效机制。针对发现的问题,要列出问题清单,建立整改台账,明确整改责任,做到责任到单位、到领导、到个人。对于已经解决的问题,要通过制度做好巩固和提高工作,要注意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制度要务实管用,真正发挥作用,形成长效机制。(作者单位:省直机关工委研究室)

相关新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