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实转变作风、改善发展环境,最终要体现在工作落实上。深入开展“转变作风改善发展环境建设年”活动,一个十分鲜明的主题,就是反对搞形式、走过场,坚持求真务实。
甘肃底子薄、欠账多,走出发展困境、走向繁荣振兴,必须比别人更加努力、更好落实。只有脚踏实地,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一步一个脚印,一点一滴积累,不断把工作往深里做、向实处落,有效破解难题,充分转化机遇,才能实现弯道超车,开创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境界。
求真务实,最大的敌人,就是形式主义。比如,调查研究走马观花、蜻蜓点水,或者提前安排、事先设计,搞“下面演、上面看”的“舞台剧”;热衷于“形象工程”“政绩工程”,劳民伤财、舍本逐末,只关心领导的“注意力”,不考虑群众的“满意度”;做“复读机”,当“文抄公”,以会议落实会议,用文件贯彻文件,出台制度决策“依葫芦画瓢”;不重实效重包装,不重实干重文案,把精力放在“材料美化”上,甚至用“数字造假”捞取政绩。凡此种种,“看似新现象,实则老问题”。归根结底,仍是形式主义作祟。
说起来“头头是道”,实则“高举轻放”;表面上“忙忙碌碌”,实则“原地空转”。形式主义的文章,从来不落到实处,根本不解决问题。这些形形色色的“花拳绣腿”,之所以屡禁不绝、层出不穷,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投机心理的驱使。在一些人眼里,表面功夫其实大有“奥秘”,能给自己带来不少“好处”:例如吸引领导的“关注”,塑造个人的“形象”;捞取快捷的“政绩”,谋求仕途的“进步”;实现工作的“省心”,逃避干事的“辛苦”。
“形式主义害死人”。其危害,不仅助长了弄虚作假、好大喜功的浮夸作风,还在于它的“异化”作用,让一切工作变味走样,最终把好事办坏、把实事办砸。坚决杜绝形式主义,必须从根子上抓起,办法就是“求真务实”。
实践证明,只有从实处着眼、用实干考量、以实绩说话,让形式主义尝不到“甜头”、捞不着“彩头”,才能彻底铲除其滋生蔓延的土壤。为此,必须充分教育和引导广大干部,牢固树立正确的事业观、政绩观,心系群众,不谋虚功。同时,针对搞形式、走过场、不求实效等突出问题,要进一步建立完善有效的监督机制,通过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倒逼各级各部门大兴求真务实之风。
用求真务实的方法,扎实推动各项工作,还必须立足实际、吃透实情。如果拍脑袋决策、想当然办事,就会把实干变成蛮干,最终损害事业的健康发展。确保实干见到实效,关键在于调查研究,充分发挥好上情下达、下情上传、摸清情况、服务决策的作用。要改进调研方法,多到困难大、矛盾多的地方去,多到情况复杂、群众意见多的地方去,多到自然条件差、工作基础差的地方去,通过看实情、听实话,真实掌握第一手资料,继而出实招、办实事。唯其如此,所求之“真”,才能揭示客观规律,所务之“实”,才会符合实际需要。
“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让我们远离形式主义,以求真务实的精神,用求真务实的作风,努力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为甘肃发展夯实牢固的基础。(《甘肃日报》评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