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都至罐子沟高速公路建成通车 - 甘肃省交通运输厅政府网站
?
 当前位置:
武都至罐子沟高速公路建成通车
发布日期:2013-12-25 字号:【 浏览次数: 次 信息来源:厅新闻信息中心

各位记者朋友:

    大家上午好!备受关注的我省陇南市第一条高速公路——武都至罐子沟高速公路已于近日通过了交工验收。今天,我们采取新闻通气会的形式,宣布武都至罐子沟高速公路自12月26日零时起正式通车试运营。现在,我就武都至罐子沟高速公路项目建设情况向大家作以介绍。

    一、武都至罐子沟高速公路项目概况

    武都至罐子沟高速公路是国家高速公路兰州至海口高速公路的重要组成路段,是国家“十二五”期重点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也是甘肃省规划的“四纵四横”公路网主骨架中的第二纵,被我省确定为“3341”交通提升项目。该项目南接四川省已建成的广元至甘肃高速公路,北接即将开工建设的渭源至武都高速公路,经在建的临洮至渭源高速公路、已建成的兰州至临洮高速公路,直达省会兰州;东接正在建设的成县至武都高速公路,经在建的十堰至天水高速公路(甘肃段),直达我省东南重镇天水。整个项目由高速公路和省道206线两部分组成,其中:高速公路全长130.32公里,起点位于陇南市武都区两水镇,止于文县将军石,全线采用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技术标准建设,路基宽24.5米,于2009年6月开工建设。省道206线全长115.48公里,起点位于大岸庙,止于将军石,按三级公路技术标准建设,路基宽7.5米,于2008年1月开工建设。项目全线共有桥梁122座(其中特大桥12座),隧道46座(其中特长隧道3座),互通立交7处。项目总投资117亿元,其中利用亚洲开发银行贷款3亿美元,是我省第二条利用亚洲开发银行贷款建设的高速公路。项目由甘肃长达路业有限责任公司负责建设。项目沿途共设收费站9个,服务区2个。

武罐高速公路线位总体沿阴平古道布设,处于陇南高山峡谷之中,沿线沟壑纵横,悬崖峭壁林立,高山河谷交错密布,艰险异常,自古有“蜀道难,难于上青天”之说,是甘肃目前已建成的高速公路项目中建设难度最大的项目之一。从地质地形看,项目位于我国四大泥石流频发区,路线基本处于白龙江、洛塘河河谷,沿线滑坡、泥石流、崩塌等地质灾害频发,是全省地质地形条件最复杂的高速公路建设项目之一。从建设难度看,项目桥隧密集,全线整体桥隧比例达69%,其中西秦岭特长隧道至甘川界80公里路段桥隧比例高达82.96%,基本上是逢山打洞、遇水架桥、桥隧相连,桥隧比例之高在全省已建成的高速公路中居首位。从技术难度看,项目线内有我国高速公路在峡谷地带建设的首座双层高架特大桥——洛塘河双层高架特大桥、我省高速公路建设中首次大段落实施的水泥混凝土路面工程、全省已建成高速公路中最长的桥梁——全长5.3公里的武都高架特大桥,以及全长9公里的全省高速公路第二长隧道——西秦岭特长隧道,工程技术难度在全省首屈一指。从施工条件看,沿线处于陇南高山峡谷之中,最窄处不足20米,施工场地狭小,公路建设需要的大型拌和站、预制场布设困难;项目地处长江流域,年降雨量高达1000毫米左右,并且雨季长,雨季洪水来势迅猛,对工程建设影响大;施工通道等级低,通行条件差,经常是晴通雨阻,加之与兰渝铁路交叉施工干扰大,工程物资材料运输十分困难。

    二、武罐高速公路项目建设管理情况

    在武罐高速公路建设过程中,我们按照打造山岭重丘区高速公路典型示范工程的理念,始终坚持“质量安全第一”,做到质量、安全、工期的协调统一。一是严格质量责任,层层签订质量目标责任书,全面落实工程质量“三挂钩”制度,实行质量安全一票否决制;二是狠抓过程控制,严把原材料质量关,坚持推行首件工程认可制,实行试验检测数据责任制;三是突出桥隧等关键环节和关键节点工程控制,坚持将特长隧道、特大桥梁和路面工程作为监管重点,委派专人进行重点督办;四是通过改进工艺、工法,提高施工精细化水平,从质量管理行为、工程实体质量和施工工艺控制等方面入手,加大检查力度,强化现场控制;五是加强内业资料管理,定期进行检查指导,保证内业资料真实反映现场实际控制情况;六是认真贯彻落实危险源告知、重大施工方案专项评审、安全经费投入、桥隧等关键施工部位24小时动态监控等制度,积极打造平安工地。狠抓隧道掘进、桥梁吊装、民爆物品管理、特种设备管理。结合施工环境恶劣、工程技术复杂、抗洪防汛任务艰巨的实际,注重抓好抗洪预警和施工通道的保通养护工作,尽可能减少泥石流、滑坡等自然灾害对工程的影响。项目建设期间,工程质量及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可控,被交通运输部授予“全国公路水运工程平安工地创建活动示范项目”。

    项目在建设过程中,参建各方始终坚持科技筑路,因地制宜,大胆创新,积极开展科研攻关,研究解决了一系列“疑难杂症”,攻克了多项技术难关。如:针对洛塘河河谷地形狭窄、坡岸陡峻,桥梁左右双幅难以顺河平行展布的实际,创新设计理念,在全国高速公路设计中首次采用上下层叠加的方式,不但节省空间、绕避不良地质,而且结构新颖,造型独特,是对高速公路建设理念的提升和设计思路的拓展。在施工阶段,为解决施工场地狭小条件下的箱梁预制难题,经过反复研究论证,优先完成了连接桥梁的隧道工程建设,然后在隧道内大规模预制箱梁,开创了甘肃高速公路梁板预制的先河,有效缓解了梁场规模小、产量少对预制进度的制约,也为保障项目如期建成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技术研究,解决了高地震烈度条件下框架式结构的抗震安全、大直径桩基施工、大吨位盖梁施工、双层桥吊装和配筋率过高影响混凝土振捣等一系列技术难题,为我省特型桥梁施工管理积累了宝贵的经验。针对西秦岭特长隧道武都端至甘川界80公里地质灾害严重路段,路面设计为水泥混凝土路面,此种设计在我省尚属首次,考虑到省内相关施工技术经验普遍欠缺,从2011年起,建设单位组织技术管理人员赴广西等省份学习先进经验,邀请国内知名专家广泛进行技术研究论证,积极进行试验段铺筑,成功解决了水泥混凝土拌合、运输、布料、滑模摊铺等一系列技术难题,探索出了桥面及隧道内大段落连续铺筑工艺,解决了水泥混凝土路面由于施工工艺落后造成的平整度差、行车舒适度低等问题,填补了我省该项技术的空白。针对西秦岭特长隧道有效工期不足问题,按照“长隧短打”的思路,在斜井掘进到主洞位置后,将斜井作为施工通道增加了2个工作面,将工作面由4个增加到6个。结合高烈度震区隧道施工,积极开展复杂地质隧道施工安全、山岭隧道防排水技术研究,解决了围岩破碎、不易成洞,渗水、涌水等问题,为我省高烈度震区和复杂地质条件下的长大隧道施工积累了经验。

    三、武罐高速公路建成通车的重大意义

    武罐高速公路是今年我省确定的四条高速公路通车项目中的最后一条。项目的建成通车,使我省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3000公里,结束了陇南地区不通高速公路的历史,畅通了甘肃的“南大门”,将陇南真正纳入了关中——天水经济圈和成渝经济区,实现了陇南到成都、重庆等地区的全程高速化,为西北地区与西南地区、华南地区的经济大交流提供了便捷的通道,加快了兰海高速公路甘肃境内的高速化进程,促进了秦巴山区扶贫战略规划的实施。

    经省交通运输厅与省公安厅协商研究,建成通车的武罐高速公路执行新调整的限速标准,即:小客车最高时速120公里、最低时速60公里,其它机动车辆最高时速100公里、最低时速60公里。

    最后,再次感谢各新闻媒体对甘肃交通建设事业发展的关注和支持,也真诚地希望通过各位记者朋友的报道和宣传,为我省交通运输事业发展凝聚强大的精神力量、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谢谢大家!

相关新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