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树是我20多岁时种下的,10棵树活下来8棵。希望保护好树木,让它们护好路!”92岁高龄的郑占乾,说起话来依旧清楚有力,看着国道312线甘肃嘉峪关段8棵白杨树挺拔高大、枝繁叶茂,他十分高兴。
1952年,作为养路工的郑占乾号召工友们在道班工房前种了一排杨树,在一代代养路人的精心呵护下,小树苗逐渐长成了参天大树,也成了嘉峪关公路人的精神象征。岁月更替,嘉峪关公路人传承扎根戈壁、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甘当路石的“八棵树”精神,在荒漠戈壁上筑成绿色大道。
传承“八棵树”精神 扎根戈壁养好公路
嘉峪关市地处荒漠戈壁,风沙、盐碱、干旱相当严重,年降水量88.4毫米、蒸发量达2002毫米。没有植被保护,即使修了路,也会被砂石吞噬。在这“种一棵树比养一个孩子都难”的地方,8棵杨树是怎么生长壮大的?
时间追溯到1952年——初春的嘉峪关风沙弥漫,郑占乾在工作之余,号召职工在简陋的道班工房前种了一排杨树,以阻挡风沙对房屋的侵害。他们用炉棍和铁勺挖开砂土,把刚刚返青的杨树枝条埋了进去。不承想,这些枝条从那时候起,就把根系扎进了戈壁。
岁月更替,几经沧桑。如今,在嘉峪关市西郊,国道312线旁边,8棵杨树一字排开,枝干粗壮,一人不能合抱,杨树面朝天下第一雄关嘉峪关,背倚祁连山脉,似哨兵、守护者,历经冰雪风雨,巍然屹立。
“八棵树”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嘉峪关公路人不忘初心、砥砺奋进。如今,每年植树节,嘉峪关公路人便自带工具,在戈壁上种植树木。
2017年,嘉峪关全市高速公路技术状况指数上升到94.12,优良路率保持100%;普通干线公路技术状况指数达77.81,优良路率达43.12%——四通八达、平整干净的公路,为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支撑。
一锹一锹筛到机械化养护 土炕变为现代化的养管站
“七月寒飞雪,一天见四季”,描述的是嘉峪关市镜铁山的严酷气候。1955年,为满足镜铁山矿石开发需求,嘉峪关公路人集中力量修建了84公里的镜铁山矿石专用公路(如今的省道215线嘉峪关至二指哈拉公路)。
当年,修路工具只有镐头、铁锹、抬筐等。面对困难,筑路人战严寒、掘冻土、炸石方,在艰苦的环境下,仅用两个月时间就完成了修建任务。除了修建镜铁山矿石专用公路,嘉峪关公路人还承担着矿山公路、国防公路和县乡公路的修建养护任务。
“上世纪80年代末期,养路道班有了四轮拖拉机,90年代有了燃油平板车,再到后来职工通勤配上了中巴。”1970年参加工作的嘉峪关公路管理局退休职工徐德福说。嘉峪关公路事业发展到今天,得益于改革开放的好政策。
工作了20年的嘉峪关公路管理局雄关公路管理段段长李保中告诉记者,他刚参加工作时,路面保洁、边沟开挖都是用铁锹、扫把人工完成的,用沥青混合料修补路面,要站在滚烫的炒盘上面,用铁锹将浇洒高温沥青的砂石料快速搅拌好并装入四轮拖拉机,采备的砂石料,也要靠人工一锹一锹在筛网上筛出来。
现在,嘉峪关公路养护有了大型清扫车、沥青混凝土拌和站和各类先进的配套养护作业设备,养护工的劳动强度大大降低,工作效率和质量大幅度提高。
公路养护事业不断发展进步,职工生活水平也有较大提升。徐德福说,上世纪70年代初,养路工睡的是土炕。“三人一桌、一人一凳”“班班有缸、缸缸有菜”是上世纪80年代初的道班建设标配。
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养路工睡上了“席梦思”床。如今,设施齐全、功能完备的现代化养管站取代了简陋的道班,职工们的幸福感越来越强。(石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