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场春雨滋润了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东乡族自治县高山乡布楞沟村的沟沟峁峁。向对面的山望去,一条蜿蜒平整的水泥公路把半山腰的布楞沟村与外界连起来,新农村民居、学校和办公楼拔地而起,这个小山村已然发生了蜕变……
“布楞沟”东乡语意为“悬崖边”,这里十年九旱,土地贫瘠。以前,村里有一条羊肠小道,晴通雨阻,群众出行十分不便。“吃水比吃油还贵”,喝的水要从十几里外的地方去拉;村里人看病、小孩上学等更是费尽周折。
2013年2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沿着崎岖的山路来到布楞沟村,看望慰问贫困群众,询问了解生产生活情况,作出了“把水引来,把路修通,把新农村建设好,让贫困群众尽早脱贫过上小康生活”的重要指示。
带着总书记的关怀和鼓励,布楞沟向好日子奋进。2013年5月底,一条20余公里的水泥路修好了,打通了村子脱贫致富的路。随后,家家通上了自来水。
正在加紧建设的临夏市折桥镇至临洮县红旗乡的二级公路从布楞沟村经过,今年9月底将建成通车,将串连起沿途10个乡镇,加快当地脱贫攻坚进程。
如今,新农村、“五位一体”的村办公楼建起来了,村民不出村子就能看常见的疾病;小学学校落成,让村子里的小孩在家门口接受义务教育,还能吃上免费午餐。
看到家乡的可喜变化,常年在外的村民马大五德决定回乡创业,建起布楞沟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目前合作社存栏700多只羊,其中有一些是从南非引进的杜泊羊,经过玉米秸秆、苜蓿草等绿色饲料喂养,羊的肉质鲜美且出肉率高。养殖合作社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带动了群众发展养羊的热情,增加了他们的收入。
2012年年底,布楞沟村年人均纯收入仅为1624元,贫困发生率高达96%;2014年年底,该村年人均纯收入增加到3419元,实现了整村脱贫。2017年年底,全村年人均纯收入达6156元。
在布楞沟村的“巾帼扶贫车间”里,记者看到妇女们正忙碌地制作当地小吃油馃馃。各式金黄的油馃馃变成了富有民族特色美食,通过“快递+电商”平台从布楞沟村走出大山。
据了解,“巾帼扶贫车间”是2018年5月开办的。“一盒包装好的油馃馃卖40多元,在临夏州的大型超市都有售卖。”东乡县妇联主席祁秀丽告诉记者,“扶贫车间实现了妇女在家门口就业,人均月收入2000至2500元。在稳定增收的同时还能照顾上家庭。”
距离扶贫车间不远处是布楞沟村的村史馆,由村民马麦志家改建而成,而他已经搬进了新房子。“6年前,习总书记来到我的家,坐在炕头与我聊天,鼓励我早日脱贫致富奔小康。”马麦志记忆犹新。村史馆里一张张新旧图片生动地展示了布楞沟村今昔发生的巨大变化,坚定着东乡县各族群众加快脱贫致富的信心。
目前,东乡县已建成运营16处扶贫车间,帮助解决470多名贫困妇女就近就业,民族特色美食、羊肉、手工制品等通过电商平台远销各地。2018年9月,东乡县青年电商产业园投入运营,截至目前,当地特色农产品线上线下销售额累计达5200余万元。(作者:驻甘肃首席记者 石强)
原文链接:http://www.zgjtb.com/2019-04/25/content_22102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