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十二五”交通运输发展规划》文本(后五章) - 甘肃省交通运输厅政府网站
 当前位置:
《甘肃省“十二五”交通运输发展规划》文本(后五章)
名    称: 《甘肃省“十二五”交通运输发展规划》文本(后五章)
文    号: 发布机构: 省交通运输厅
添加时间: 2012-03-05 信息分类: 规划工作
索  引  号: GS0018-H01000-2014-601 信息有效性:
关  键  字: 浏览次数:  次
“十二五”时期,要以确保持续安全为前提,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完善航空运输网络,全面提升运输质量,积极发展通用航空,显着提高民航综合保障能力和服务水平。
(一)完善机场布局。
紧紧围绕国家民航局提出的“东部提升、中部加强、西部加密”的机场布局方针和民航西北地区管理局“立足西北,沟通疆藏,联结东南”的西北民航发展总体战略,充分发挥我省的区位优势,结合我省区域发展战略、城镇体系规划等因素,按陇东、中部、河西三个区域统筹考虑机场空间布局。
陇东机场群:目前运营的机场有庆阳机场、天水军民合用机场。规划新增陇南、平凉机场。同时,积极做好庆阳机场扩建和天水机场迁建工作,提高现有机场设施功能和服务水平。
中部机场群:目前运营的机场只有兰州中川机场,尚无支线机场覆盖。重点对兰州中川机场实施二期改扩建,将其打造成为西北第二大航空枢纽及具有口岸功能的国际机场。同时,规划新增甘南夏河机场。远期将考虑在定西新增机场布点。
河西机场群:目前运营的机场有敦煌机场、嘉峪关机场。规划新增金昌、张掖机场,同时扩建敦煌、嘉峪关机场。远期将考虑在武威、航天城、肃北、瓜州新增机场布点,同时把敦煌机场打造成仅次于兰州中川机场的甘肃省第二大、具有口岸功能的区域性枢纽机场,进一步增强机场辐射服务范围。
同时,加快发展通用航空,逐步构建农林防护、应急救援等公益性航空服务网络。适时考虑在特殊地区进行通勤机场的布局和建设。
通过上述布局,加快构建以兰州枢纽机场为核心,东西部机场集群为两翼,逐步辐射重点县、镇的通用航空机场或直升机起降场(点),形成“干支结合、布局合理、功能完善、能力充分”的民用航空运输网络。
(二)加快机场建设。
加强现有机场改造。强化兰州中川机场改扩建,增强枢纽功能和着力打造国际航空口岸港。加快实施敦煌、庆阳和张掖军民合用机场改扩建工程,提升现有机场容量及服务能力。加快新建支线机场。重点建设金昌、夏河、陇南、平凉机场,加快推进天水军民合用机场迁建。适时启动通用航空机场或直升机起降场(点)的规划建设。以国家把兰州列为低空空域运行管理和服务保障体系推广改革试点为契机,积极推动通用航空发展。初步考虑在少数民族地区、地震频发区、偏远山区适时规划布局通用航空机场或直升机起降场(点),待建设时机成熟后抓紧实施。到2015年,我省投入运营的民用机场数量达到10个,以兰州枢纽机场为核心,以东西部机场集群为两翼的民用航空运输网络初具规模。力争实现省内70%的地方在地面交通100公里以内、1小时车程内可以享受到航空服务,省内城市之间及与全国各大中城市和主要国际城市的交通联系显着增强。
(三)提升民航运输服务水平。
1.提升运输装备水平。
引导航空公司做好运力调剂,引导运输飞机向大型化、舒适化发展,不断加快飞机更新换代步伐,加大老旧飞机的退出力度,引进技术性能先进、安全、舒适和售后服务完善的新一代机型,扩大机队规模,提高运输能力。规划期内将主要采用空客320、波音737—300、波音737—800等20余种机型执飞省内外航线。
2.提高运营管理效率。
坚持以引进基地公司和运力为重点,以建立和优化航线网络为依托,以打破垄断、建立良好的竞争环境为保障,努力提升运营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继续深化机场运营管理体制机制改革,推进业务经营模式转型,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打造公平、优质、高效的机场公共服务平台。优化机场服务流程,完善信息交换平台,降低行李分拣差错率。实施能够充分发挥机场基础设施能力的运行方案,提升机场运行效率。
3.提升民航运输服务品质。
大力发展旅客运输。增加省内机场与国内重要省会城市、沿海开放城市和重点旅游城市的航班密度,重点培育国际、地区定期航线及具有发展潜力的国内重点航线。兰州中川机场拟开通省内外约50条航线,敦煌机场开通约8条航线,嘉峪关机场开通约4条航线,庆阳机场执飞西安?庆阳?兰州航线,其余5个小型机场按需开通多条航线,完善民航客运网络。引导航空公司提供多层次、人性化、差异化的航空服务。鼓励低成本航空公司逐步进入主要的干线运输市场。到2015年,甘肃民航机场新增起降架次2.05万架次,年平均增长率约为9%。
积极发展货邮运输。积极稳妥、有序渐进地开放货运市场,鼓励货运公司间的并购、重组和业务合作,积极扩展航空货运网络。推动航空货运物流化,鼓励航空货运公司与铁路、公路、水路等运输企业以及邮政、快递等企业开展各种形式的合作,开展多式联运。加快航空货运枢纽和空港物流园区的规划建设,形成东、中、西相呼应的空港物流圈,完善地面物流网络,带动全省航空运输业及相关产业的发展。支持空港物流园区与当地保税区和工业园区的联动发展。引导建立航空物流公共信息平台。
努力提高航班正常率。完善航班正常性统计标准,完善落实行业服务最低标准承诺的方法和措施,建立主要机场航班正常率、平均延误时间公众信息通报机制。建立健全大面积航班延误应急机制。“十二五”期间,力争航班正常率超过85%,航班平均延误时间减少15分钟以上,延误处理机制相对完善。
(四)完善民航市场管理。
进一步加强航空市场监管,规范省内航空客运市场秩序,完善航空市场监管和服务体系。
加强建设市场管理。大力整顿及维护建设市场秩序,切实加强民用机场工程建设监督管理,规范建设程序,确保民航基础设施建设工程质量合格率达到100%。
加强运输市场管理。通过完善标准、加强协调、建立机制和综合运用各种监督管理手段,进一步规范民航市场秩序,确保飞行安全,改善服务工作,提升旅客对航班正常工作的满意度和社会公众的认可度。

七、交通科技与信息化

科技进步和创新是推动交通运输科学发展、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要以现代交通运输发展战略需求为导向,以科技进步和信息化为引领,强化科技创新,深化交通电子政务应用,促进行业信息资源共享和服务协同,提升交通运输系统的运行效率、服务质量和安全保障能力,提高交通运输现代化水平。
(一)全面推进科技进步。
1.推进科技创新能力建设。
推进重点科研基地建设。完善科研基地布局,强化行业重点实验室管理,稳步推进行业研发中心和区域研发中心建设,持续改善基础科研条件。积极配合国家实施公路水路交通领域创新能力建设专项工程,依托科研院所及省交通运输厅直属单位,在兰州秦王川新区规划建设交通科研创新基地,加快“公路养护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新型道路材料国家工程实验室”等一批行业研发中心及重点实验室建设,优化研究方向,强化建设养护、安全应急、节能环保、智能交通、决策支持等领域研究,力争培育建设2—3个省内交通行业重点实验室,1—2个具有西部特色的国家级行业重点实验室。支持实验室开展应用基础研究和重大科技研发,完善实验室建设模式与管理制度,推动实验室间的交流合作,发挥好实验室的基础科研平台作用。
加强科研机构建设。继续加大对交通运输主力科研机构的基础设施投入,重点支持应用基础研究装备、重大关键仪器设备和大型综合试验场的建设;继续支持工程建设养护领域科技基础条件建设,依托行业重点实验室,建设典型自然条件下的综合交通运输基础设施长期性能观察和数据采集系统。
加强创新型科研团队建设。加强高层次创新型科研团队建设。强化鼓励创新的机制与政策环境,依托重大建设工程、重大科研项目和重点科研基地,支持科研骨干潜心开展基础研究和科技攻关,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尤其是注重优秀青年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团队的创新能力和科研水平。
2.加强重大科技攻关。
支持重大交通科技专项。以加快对交通运输行业自主创新能力整体提升、支撑引领行业发展效果显着的重大科研项目的研发和集成应用为主体,依托重大工程建设,着力支持综合运输体系建设关键技术、新一代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与养护技术、内河航道通过能力提升关键技术、新一代智能交通技术开发与应用、交通运输安全与应急保障体系建设、交通科学决策支持技术等重大关键技术与装备开发领域重大科技专项,力争形成一批拥有核心自主知识产权、技术水平国际国内领先、实用性强的重大科研项目研发成果。
突出交通科技研发重点。以实用性、前瞻性技术为主,紧密结合区域交通运输发展需求,开展公路基础设施建设与养护、港口与航道建设与养护、内河通航枢纽及碍航闸坝复航技术、交通运输组织与管理、城市客运、交通安全与应急保障、交通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交通运输信息化、交通运输科学决策支持等重点方向研发,显着提升交通运输发展的科技含量和技术水平。
3.促进科技成果推广应用。
推进科技成果转化。紧密结合行业实际,加快建立科研与生产紧密结合、成果高效转化的推广应用体系,通过制定加强科技成果推广工作的指导意见,定期发布成果推广指南与目录,开展示范工程及专项行动计划等各种方式,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运输组织优化、智能交通、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安全保障等重点领域的成果推广应用。
健全成果推广机制。重点在资金投入、人才保障、激励措施、信息共享、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建立健全促进科技成果推广的制度保障与动力机制,完善以政府部门为指导、交通企业为主体、科研机构为支撑、中介机构为桥梁的组织体系,探索建立专业化科技成果推广机构,促进成果推广应用。
建设交通科技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完善交通行业科技信息资源共享机制,着力整合科技信息资源,推进交通运输科技数据中心建设,建立覆盖全省的开放式、网络化的交通科技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强化科技信息资源服务能力,提升科技成果推广信息服务水平。推进科技项目管理、科技成果管理、科技信息服务等系统综合应用,探索开展科技信用管理和科技发展趋势分析等服务,为行业科技宏观决策与管理等提供支持。
(二)强化交通运输标准化建设。
1.推进技术标准体系建设和贯彻实施。
促进标准化建设的协同管理,加强高速公路运营管理、现代物流、道路运输、建设养护、内河船舶、城市客运、智能交通、交通信息化、安全保障、节能环保等领域的标准化体系建设,促进交通运输标准化建设质量与应用水平的有效提升。积极组织开展标准宣传贯彻、应用培训与经验交流,进一步加强国家标准的宣传贯彻实施,研究制订适合本地区交通发展的地方标准,夯实标准推广应用和监督实施的基础,促进标准的推广应用。
2.加强计量检测技术体系建设与产品质量监督。
针对交通产品质量和基础设施建设养护质量,加强计量检测机构与基础条件建设,推动计量技术规范及校准技术研究和规程制修订工作;完善交通运输产品质量抽查、质量认证工作,提高交通产品质量监督水平。
(三)加快信息化建设与应用。
坚持“统一规划、分类建设,资源整合、业务协同、示范引领、务求实效”的原则,积极开展重大交通运输信息化工程建设及推进交通运输重点领域的信息化应用,重点抓好“四个系统和一个平台”建设与应用,即以电子政务为主体的交通运输行政管理和服务系统,以物联网技术应用为引领的交通运输出行服务系统,以传感和相关信息技术为支撑的交通安全与应急保障系统、交通经济运行监测预警与决策分析系统;积极构建行业市场信用信息服务平台。同时,要逐步提升交通运输信息化基础支撑能力。力争到2015年,全省交通运输信息基础设施较为完善,信息资源实现有效交换与共享,基本形成全行业统一、开放的信息服务体系,信息化在推动交通运输新发展中发挥重要支撑作用。
1.加快交通运输行政管理和服务系统建设与应用。
完善交通政务网站建设,推进行政许可项目网上审批,积极开展路政管理、运政管理、海事管理等交通行政许可的“一站式”服务。深化交通运输各业务领域管理服务应用系统建设,加强联网管理和集成应用。建立面向不同层级政府部门的客运管理信息系统和面向公众的客运信息服务体系,初步实现向社会提供全方位、多方式、跨地区的一站式客运信息查询服务。增强综合调度、动态监控及应急保障等功能,逐步提升城市客运智能化水平。积极促进综合运输系统协同服务,试点建设国家公路运输枢纽、城市综合客运枢纽协同管理与服务信息系统,积极推进综合运输枢纽信息服务平台示范推广工程,搭建数据交换和共享平台,实现多种运输方式管理和运营信息的充分交换和共享。提供区域物流公共信息服务,试点推进区域物流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引导物流企业构建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商务系统和甩挂运输管理系统。逐步建立物流服务企业与相关企业和政府部门间的信息交换共享机制。积极探索物流信息平台和运营机制建设,逐步建立健全物流信息平台运行监管机制。加强物流标准化体系建设,推进各种运输方式间、物流各环节间信息平台的有效衔接。
2.加快交通运输出行服务系统建设与应用。
整合多种出行信息资源,推动跨区域交通出行信息服务体系建设。继续完善省域公路交通出行信息服务系统,强化路况、养护施工、交通管制、气象等实时信息的服务,推进省域、跨省域客运售票联网和电子客票系统建设,力争建成以统一特服号、统一交通广播频率为特征,多种服务手段有机衔接,覆盖高速公路、国省干线及广大城乡地区,跨区域、大范围的交通出行信息服务体系。加快建设内河航运综合信息服务系统,强化航道状况、水位水深、水上水下施工、交通管制、水文气象等信息服务,在重点水域实施水路客运售票联网和电子客票系统建设,进一步完善水路客运出行信息服务系统。在地市级以上城市加快建设覆盖城乡的公共交通信息服务系统。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培育交通出行信息服务产业的健康发展。
3.加快交通安全与应急保障系统建设及应用。
配合交通运输部建设信息互通、协同高效的部省两级路网管理平台,完善对国省道重要路段、特大型桥梁、长大隧道等重点监控目标运行状态、气象条件等的监测、监控和预警;积极建设并推广跨省市高速公路联网收费系统和区域联网不停车收费系统;加快推进全国治理车辆非法超限信息联网管理系统建设。完善内河水运、民用机场的安全管理信息系统,建立健全对重点水域、重要航道及机场的实时监测和安全预警体系。建立健全重点营运车辆和船舶的监测监控系统,重点跟踪“两客一危”车辆(长途客车、客运包车和危险货物运输车)和重点营运货车、“四客一危”船舶(客渡船、旅游客船、高速客船、滚装客船和危险品运输船)的安全技术状态和运行状况。建设多网联动的交通运输安全监管与应急处置平台,满足“监管到位、协调联动、上下贯通、左右衔接、响应迅速、处置有效”的要求。
4.加快交通经济运行监测预警与决策分析系统建设及应用。
建设与业务系统相融合的交通统计信息系统,依托业务管理与服务系统,完善交通统计信息指标体系,实现统计数据从交通运输业务系统的有效获取。建设行业经济运行监测预警和决策分析系统,开展重点物资运输、基础设施运行、固定资产投资、生产安全、运输市场、行业能耗等交通运输经济运行状态的监测、预警和综合分析,研判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对交通运输行业的影响,适时调整行业发展政策,面向社会及时发布相关信息,发挥导向性作用。
5.加强行业市场信用信息服务平台建设与应用。
建立并完善交通建设市场信用信息服务平台,推广普及建设工程项目管理、工程标准规范管理系统,建立健全工程招投标管理等系统。建立并完善交通运输市场信用信息服务平台,继续深化和完善交通运输管理信息系统,推广普及智能卡运输电子证件、营运车船及从业人员“一卡通”及相关信息管理系统,实现交通运输行政执法信息和信用信息跨区域、跨部门的交换和共享,形成政府监管、企业自律、社会监督的信用管理和服务体系。
6.逐步提升交通运输信息化基础支撑能力。
一是完善行业信息基础设施,提升通信网络支撑能力。利用高速公路通信资源,适时组建上接交通运输部,下联省内各市州的交通运输行业专网;完善应急指挥通信系统,建立应急联合通信保障机制。
二是完善数据中心体系,提升行业数据服务能力。完善交通行业信息资源目录体系,结合重大工程和核心业务系统建设,健全和完善行业基础信息资源数据库;配合交通运输部完善部省两级数据交换平台,满足行业数据交换和共享要求;建设运行维护综合管理平台,实现数据和设施设备的维护管理。
三是完善行业信息标准框架体系,提升信息共享协同能力。推进交通信息化基础性关键标准的制(修)订,加快形成行业标准体系框架,逐步构建标准一致性和符合性检测平台。
四是构筑行业信息安全体系,提升信息安全防范能力。推进交通运输行业统一的信息安全认证体系建设;逐步建立健全交通运输行业信息系统分级保护和等级保护系统。

八、绿色交通

交通运输是资源密集型和能源消耗型行业,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发展低碳经济的重点领域。“十二五”时期,甘肃交通运输行业将以发展低碳交通运输体系为重点,转变发展方式,优化运输结构,强化节能减排,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加强生态保护和污染治理,构建绿色交通运输体系。
(一)强化节能减排。
1.结构性节能减排。
充分发挥各种运输方式比较优势,优化交通运输资源配置,发挥综合运输的整体优势和组合效率,降低能源消耗强度;加快发展城市公共交通、水运等低能耗运输方式;积极倡导低碳型交通消费模式和出行方式。
大力优化公路网结构,提高路网通行能力和效率,提升公路技术等级和路面等级;完善公路运输站场服务体系,调整公路运输运力结构。提升航道技术等级,加快形成以黄河、白龙江等重要航道为主体的内河航道网;推进主要港口结构调整,发展大型化、专业化港口。完善机场布局,加快形成“一主九支”的民用航空网;加快布局建设空港物流园区,增强货运枢纽功能、物流功能。实施“公交优先”战略,完善城市公交线网,优化出租车、城市公交与区域道路交通运输资源的有效配置与衔接,积极推进城乡客运一体化发展。
推进交通能源消费结构优化,鼓励替代能源在营运车船中的应用;开展“能源自给、污染零排放的低碳试点服务区”建设。
2.技术性节能减排。
鼓励发展节能环保型运输装备。积极采用混合动力汽车、替代燃料车等节能环保型营运车辆,推广应用自重轻、载重量大的运输装备。对营运车船设置能耗和排放限制标准,提高准入门槛,淘汰低标准及老旧车船。结合甘肃油气管道建设,加快城市客运车辆的“油改气”工程;鼓励使用天然气、电动车、混合动力、替代燃料车等城市公交节能环保车辆。择机在有条件的城市开展混合动力、电能出租汽车试点工作。力争到2015年底,营运车船单位运输周转量碳排放量比2005年下降12.5%;营运客车、货车单位运输周转量能耗分别下降6%和12%;内河营运船舶单位运输周转量能耗下降14%;民航运输吨公里碳排放量、能耗均下降15%。
加强节能环保新技术的研发与推广应用。以减少能源消耗与环境污染为目标,在公路节能减排与材料循环利用技术、城市公共汽车节能技术、水运环保与节能减排应用技术等重点领域组织实施一批科技攻关项目,并积极推进科技成果的转化与应用。大力推广隧道智能通风照明控制技术、路面材料再生利用等低碳铺路技术和高速公路不停车收费系统、射频识别技术等先进技术在交通运输领域的应用。积极完善公众出行信息服务系统,促进客货运输市场电子化、网络化,实现信息共享,提高运输效率,降低能源消耗,实现节能减排目标。
3.管理性节能减排。
加强公路水路交通行业节能减排。优化公路运输组织方式,加强货运组织和运力调配,利用回程运力,降低车辆空驶率;鼓励厢式运输、集装箱运输等专业化运输方式,发挥甩挂运输效率高和减排效果好的优势;合理安排客运线路,完善道路客运信息监测、分析和发布制度,提高客车实载率;推动建立绿色汽车维修体制机制,建立较完善的驾培行业节能减排体系。加强水路运输组织管理,鼓励水运企业联合经营,发挥规模优势,提高运输组织化程度。鼓励运输企业完善能源管理体系,推广能源合同管理。
加强民航业节能减排。以航空公司、机场、空管为主体,政府主导与市场调节相结合,加强监督检查和综合协调,控制航空业排放。
提升综合运输体系节能减排效能。促进公路、铁路、民航、水运、管道等运输方式的协调、衔接,充分发挥公路及铁路枢纽站场、机场、港口在物流发展中的节点作用,引导运输企业向依托综合货运枢纽的物流园区(中心)集聚,提高不同运输方式间货物换装效率,促进节能减排。积极发展大宗散货专业化运输、多式联运等现代综合运输组织方式,全面提升综合运输体系组织效率和节能减排水平。
(二)节约集约利用资源。
1.节约集约利用土地和岸线资源。
统筹利用综合运输通道线位资源和运输枢纽资源,协调通道内各种运输方式的线位走向和技术标准,促进各种运输方式在枢纽节点的有效整合,提高枢纽建设对土地资源的利用率。大力推广节地技术,优化公路工程建设方案,高效利用线位资源,合理确定建设规模和技术标准。鼓励利用旧路改扩建,因地制宜的控制公路建设永久用地和临时用地,提高土地资源综合利用效率。加强对施工临时用地的恢复管理,严格执行改地、造地、复垦等措施要求,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资源。完善港口岸线使用管理,坚持统筹规划、深水深用、合理开发,保障港口岸线资源合理、有序开发利用。
2.循环利用资源。
积极探索交通运输资源循环利用的发展模式,完善相关标准规范和评价指标体系。推广使用交通废弃物(废水)循环利用的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倡导标准化设计及工厂化预制,提高资源再利用水平。贯彻落实《甘肃省循环经济总体规划》,支持以金昌和白银为重点的循环经济区建设。重点加强公路、运输枢纽站场、港口、机场等的生产、生活污水循环利用,大力开展路面材料、施工废料、弃渣、港口疏浚土等资源的再生和综合利用,促进航空垃圾资源化利用,建设资源循环利用试点工程。以工程应用急需的高性能材料、工艺和装备为重点,积极推广废旧路面材料冷再生、热再生等循环利用技术和施工工艺。
(三)加强生态保护和污染治理。
积极开展生态交通系统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为甘肃交通的生态化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指导。按照“东部保护、中部恢复、西部治理”的思路,大力推进交通建设生态保护和生态修复工作,建成一批具有重大示范意义和推广价值的生态型交通工程;统筹协调、科学安排重大交通工程生态修复工作,降低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加强交通设施建设及运营过程中的污染治理,确保污染物达标排放。
1.开展生态交通系统理论研究。
立足甘肃自然地理条件,从生态交通系统理论、规划、工程设计、工程建设施工技术控制体系与管理方法、运营管理与养护技术、运输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等方面,开展甘肃生态交通系统研究与应用,形成生态交通系统的规划评估、设计指南、设计方法、施工工艺、运营与养护技术等一系列研究成果,为实现甘肃交通的生态化发展提供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持。在此基础上,研究制订生态型交通工程技术指南,逐步建立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的生态保护激励机制。
2.加强工程建设生态保护力度。
优化公路建设路线,合理避绕生态敏感区。公路建设尽量拟合原地形,减少高填深挖,采取水土保持、动物通道设置、植物和湿地保护等有效措施,减少公路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航道建设过程中尽量避免或减少对水生动植物生存环境的改变、湿地破坏、岸线非正常侵蚀等生态问题,开展湿地保护、生态护岸、生态缓冲带等生态保护措施。进一步加强公路运输站场、港口、机场等运输枢纽节点建设工程的生态保护力度,使之与城市景观及周边环境和谐。
3.开展重大工程生态修复。
积极开展黄河、长江重要水源涵养区和生态屏障区公路工程生态修复。结合国道改造,对穿越或靠近生态敏感区且造成一定生态环境影响的已建公路进行生态修复,有效改善公路路域生态环境功能。重点在甘南选择穿越或靠近湿地、草场的公路实施湿地水系连通工程及生态修复试点工程,在陇南山区重点实施水土保持、灾害防治试点工程。同时,积极争取国家支持在我省沙漠地区、黄土地区实施防沙治沙及水土治理工程试点工作。
4.加强污染治理。
加强公路、港口、机场等施工和运营过程中的污染治理,确保污染物达标排放。控制并逐步减少公路施工期污染;提升高速公路服务区污水处理效果,因地制宜地推广生态型污水处理技术;对营运期噪声超标的高速公路路段,实施声屏障、隔声窗等噪声治理工程;推广应用公路营运期固体废弃物分类收集、处理等环保技术。推进重要公路运输枢纽站场、机场、港口等污水回用系统、垃圾处理系统建设。强化对营运车船定期监督、检查和维修,严格控制和减少营运车船的污染物排放,对重点水域营运船舶强制要求安装污水处理(或储纳)设施和垃圾回收设施。
(四)加强节能环保监管。
1.强化工程全过程节能环保监管。
强化对交通运输工程规划、建设和运营的全过程环保监管。制定监督与责任追究制度。严格执行交通建设规划环境影响评价、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和竣工环保验收制度,全面推行建设工程环境监理工作。全面开展工程环保设计,对已运营的工程逐步实施环保后评估。
2.建立交通节能环保统计及考核机制。
配合交通运输部,建设部省两级交通运输节能环保统计机制和平台,建立标准统一的行业节能环保统计数据库和网络传输系统,开发相应的统计数据分析系统。建立健全交通运输节能环保统计数据核查制度和节能环保公报制度。逐步建立统一、科学的交通运输行业和重点交通能耗企业的单位能耗核算制度,加紧研究制定交通运输行业节能环保评价和考核体系,定期开展行业能源消耗、污染物排放和生态保护等评估工作。建立交通运输业节能环保的目标责任制,研究制订交通运输行业污染损害赔偿制度。
3.建立交通运输节能环保监测网络。
根据交通运输部统一部署,依托现有交通信息网络基础,筹建甘肃省交通运输节能环保监测中心;选择生态环境敏感或具备一定工作基础的重点区域启动公路、机场、港口监测站点建设,结合部分社会监测力量和资源,加快构建布局科学、层次合理的行业节能环保监测网络,全面开展交通运输节能、环保监测工作。重点建设高速公路及重要国省干线公路沿线交通环境监测网络;加快布局黄河等敏感水域的水运交通环境监测网络,试点推广船舶污染物在线监测系统;大力加强公路运输枢纽、机场噪声监测能力;针对行业能耗较大的重点运输企业开展节能监测。

九、安全与应急保障

安全是交通运输发展的永恒主题,是交通运输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十二五”时期,随着甘肃交通基础设施和运输装备规模进一步扩大,客货运输量仍将持续快速增长,加之受极端恶劣天气和自然灾害等因素影响,交通安全形势将更加严峻,应急保障任务日益繁重。交通运输发展应更加重视安全管理和应急体系的建设,不断提高保障人民群众安全出行和经济安全、国防安全、社会稳定的能力。
(一)加强安全生产管理。
1.强化交通运输企业安全管理。
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监管制度,明确监管人责任和安全检查周期,完善监管程序和安全检查标准。强化运输企业源头准入管理,提高安全准入门槛,建立健全市场退出机制。继续开展车辆超载超限治理工作,遏制违法超限超载反弹。加快推进交通运输企业安全管理体系建设,加强绩效考核和信用管理。
2.强化交通运输从业人员安全管理。
严把交通运输行业从业人员资质准入关,加强安全生产职业资格制度建设。重点实施营运车辆驾驶员、运输船舶船员安全教育工程,加大安全知识和技能培训力度,严格培训与考试。对从业人员定期进行考核评估,并将评估情况作为退出市场和业绩考核的重要依据。加强交通运输建设安全管理人员和安全监理工程师等关键岗位的培训考核。
3.加强交通运输工具安全管理。
交通运输企业要建立车辆、船舶保养维护制度,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要进一步修订完善营运车船安全管理办法及技术规程。健全营运车辆、运输船舶和城市公交工具维护检查(验)制度,加强维护、检测(验)和等级评定监督。
(二)加强安全监管体系建设。
1.加强道路运输安全监管能力建设。
建立健全道路运输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企业安全评价体系和安全生产档案制度,督促企业加强营运驾驶员及车辆运行统一管理和动态监控,规范汽车客运站危险品查堵、车辆安全例行检查、出站检查工作程序和具体措施。建立健全超限运输源头的管控体系,全面实施货物装载源头运政派驻和巡查制度。切实加强春运及“黄金周”等重点时段、安全事故重点区域和重要环节的安全管理,大力整治非法营运及营运车辆超载、超员、疲劳驾驶等突出问题。改变农村客运安全管理相对薄弱的局面,进一步完善农村客运安全监管体系。加强危险货物运输安全管理,完善跨部门、跨区域的应急联动机制。
2.加强水上交通安全监管能力建设。
继续加快水上交通安全监管和救助能力建设,基本完成全省重点水域的重大设施布局和装备配置。全省海事系统配置监督车、船和海事卫星电话,构筑全省水上安全立体监管及巡航救助体系,提升水上安全保障和搜救水平。完善省、地船舶法定检验质量管理体系,满足坞内起泊检验的要求。加强重大装备设施资源的综合利用,建立现代化的安全监管和公众服务信息系统。
3.强化工程建设领域安全管理。
制定交通建设工程项目地质灾害预防、防汛抢险、重大安全事故救援等应急预案,及时预防和处理应急事件。在建设程序、细节上严格控制、严格把关,坚决履行基本建设程序,坚决实行施工现场标准化管理,特别要加强隧道施工、高墩大跨桥高空作业的安全管理,加大对违规违章作业的处罚力度。加强对民爆器材的管理,把好运输、储存、使用、回收等环节关口。
(三)加强应急保障体系建设。
完善交通安全预警和应急预案体系,统一协调省上与地区、交通运输部门与其他部门、专业力量与社会力量的应急保障资源,合理部署交通应急救援设施和保障力量,切实加强交通运输应急保障能力建设,着力构建满足国防战备和交通运输应急救援需要,“平时服务、急时应急、战时应战”的交通应急保障体系。
1.完善交通安全预警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