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6年,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英法联军强攻北京,甚至纵火焚烧了圆明园。在这场战争的压力下,英国出动军队强行占领了九龙半岛。后来,两广总督劳崇光在众多压力之下不得不与英国人签署一份协议,将约11.1平方公里的九龙半岛以“永租”的形式转交给英国,每年的租金为500两银子。
不久后,清朝全权议和大臣恭亲王奕訢与英国代表在北京签订了《北京条约》。其中第六款明确规定:“前据本年二月二十八日大清两广总督劳崇光,将粤东九龙司地方一品,交与大英驻扎粤省暂充英法总局正使功赐三等宝星巴夏礼代国立批永租在案。”这段文字不仅追认了此前的协议,更将“永租”改为“割让”,并将九龙地区划归英属香港的管辖之内。
《展拓香港界址专条》
1895年,清朝在甲午战争中惨败于日本,结果人心惶惶,国家的尊严受到严重威胁。随即,列强对中国的瓜分之潮迅速涌来。在1898年5月,清朝的全权代表李鸿章、许应马癸等人与英国公使窦纳乐在北京正式签署了《展拓香港界址专条》。该条约明确提到:“溯查多年以来,素悉香港一处非展拓界址不足以资保卫。”因此中英两国政府联盟扩大英国的租赁区域,以据附带的地图为基础,确立新租之地。
这一新划定的区域就是后来被称为“新界”,其面积近1000平方公里,是香港岛和九龙半岛总面积的十倍。更加重要的是,《展拓香港界址专条》强调新的土地是“租借”给英国,租期却为99年,然而条约内并没有明确的租金金额,自然也无从索取。
通过《南京条约》、《北京条约》及《展拓香港界址专条》,英国成功侵占了包括香港岛、九龙和新界在内的总面积达1092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然而,随着新中国的建立,国家的实力不断增强,直至1997年终于实现了香港、九龙及新界的光荣回归,成功洗刷了百年的屈辱。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